2007/02/11

《導覽活動》滬尾古蹟



2005.9.18 拍攝於淡水中學

很多人問我圓環文化工作室的導覽還有再舉辦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二月份遇上農曆過年,所以停辦一次,我們三月份的導覽活動預訂是淡水,是台灣歷史的縮影。

◎時間:2007/3/10 星期六 14:30 開始
◎集合地點:紅毛城門口,淡水鎮中正路28巷1號
◎交通:淡水捷運站沿中正路往西步行約1500公尺
◎地圖:http://www.tamsui.gov.tw/gseemap.htm
◎導覽人:滬尾文史工作室王俊德大哥
http://chwk.huwei.com.tw
◎人數:35人
◎費用:免費!
◎導覽地區:牧師樓、馬偕故居、小白宮、牛津學堂、淡水中學、祖師廟等
◎報名方式:請用 email 方式到 ok@writers.idv.tw 告知參加人數及參加人的匿名,請用有效的信箱郵寄給我們,方便我們告知是否有報名成功,活動前會提醒!
◎特別說明:本次導覽不含紅毛城入內參觀,若對紅毛城內部有興趣的人,請提早1個小時以上自行買票入內參觀,然後參觀後準時在門口集合。活動結束的地點在淡水老街。

翻了以前到淡水中學的部落格文章,是一年半以前,沒想到這次再去竟然是我辦的導覽活動。淡水,位於台灣西北角的淡水河口,早期大陸移民進入台北盆地的登陸地點,又是貿易進出口的轉運站。從烏來的新店溪上游的茶葉、木材運送到艋舺、大稻埕的港口,然後到達淡水的出海口,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上淡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自17世紀初西班牙佔領後,荷蘭人相繼而來,淡水歷經明鄭、清朝、日治等時代。

活動結束後,將到淡水河邊散步,我們在有河 book 會有紀錄片的放映活動,請密切注意我們的通知,也可以逛逛書店、喝咖啡,在河邊的二樓陽台看著來往的船隻與過客。

◎延伸行程:(需要另外報名)
http://ok.writers.idv.tw/2007/03/book.html

◎參考相關網站:

淡水古蹟園區
http://www.tshs.tpc.gov.tw
陳澄波的淡水中學
http://www.yuyen.tw/2007/02/blog-post_11.html
【台北】烈日午後的淡水中學
http://tripwriter.blogspot.com/2005/09/blog-post_19.html

◎最新報名人數統計:
1. 傑利
2.3. kristen*2
4.5. Tony, Tony老婆
6.7.8. 查普特*3
9. 海豚飛
10.11. 小梁,小玲
12. 奶爸
13.14. proboss*2
15.16. 珮詩*2
17. (有事不能前來)
18.19.20. Birgit *2 (空出一個)
21. Janee
22.23. 小籃子*2
24. Genoveva
25.26. Hsu, Sung
27. Judy
28. Evita
29. 小葉
30.31. Joe愛玩, Joe 老婆
32.33. Jenny,保力打B
34. Jody
35. 蕃薯蔡
36. 小麻煩
37. 庭庭

2007/02/08

【旗美市集】小農生活



2006/2/4 美濃兩代米小農生產的好吃蕃薯

文‧攝影/水瓶子

星期日凌晨四點,開車跑到了美濃的農民市集,到達時才九點,看到一大片花田,湖光山色配上四合院夥房,好像到了北海道,但又好像回到了兒時的農村生活。

旗美農民市集開始於2006年2月19日。當天,二十多個農民拿掉頭巾,脫掉泥鞋,盛裝出席這場屬於農人的盛會,自信地解說種作知識,分享收穫的喜悅。過了一年,這個市集是第三次舉辦,搭配著多樣的活動,有小朋友的花田繪畫比賽、拼圖、藍染服裝秀、體驗坐馬車等表演,以及我認為最重要的農民自產有機農產品的產銷活動。

當日精采照片集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writers.idv.tw/20070204/photo#s5028471889217979170

當場品嚐了玉米及烤蕃薯,實在非常好吃,在燦爛的南台灣烈日下,看著有機米以及農民自行醃製的白蘿菠、高麗菜,我們的朋友張正揚,目前在社區大學服務,台大機械系畢業的他跟我同年,頭帶極具鄉村色彩的小瓜帽,選擇了回到鄉村務農的生活,農村產銷結構的崩解,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台灣已經沒有農民生存的空間,問題不在我們種不出好吃的東西,而是怕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賣不掉。

後來到了他家,看到他一家的生活,兩個小孩在屋內屋外光著腳丫跑來跑去,我反倒羨慕了起來。他跟我們講著猴王來此偷蕃薯的故事,證明了人與動物的界線發生了變化。醫生鄰居從城市遷居來此務農的過程,還有從台北到美濃做菸樓研究三年後的阿蘭妹,決定嫁作農婦,學習客家話,成功的融入了當地的生活。

在城市長大的小孩,很難想像土地與人的關係,只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覺得生產這種日常所需要食物,需要更多的關心與關照,我相信現在的農產品應該販賣的不單只是食品,而是是一種觀念,或是一種文化,很高興他們做到了這些,我看到了網友來訪購買黑豆,熱心熱情的招呼,不用包裝的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美濃地區作物一年三收,二收是稻米,一收是玉米黑豆等雜糧類,種植雜糧是讓地力恢復生機的方式。我從一進門一直吃東西吃到要離開,無論是他家自行醃製的產品,或者香蕉、蕃薯等東西,真的是健康有機又有風味的食品,不但學習到也回憶到如何過農村生活,真是一趟豐富的農村文化旅程。

兩代米生產筆記部落格如下,可以用貨運購買他們的產品,我強力推薦可以連皮一起吃的有機蕃薯。
http://www.wretch.cc/blog/rice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