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導覽紀錄》從清領到日治--探索台北建城故事
文/Jessup
http://blog.pixnet.net/jessup/post/7458564
有關從清領到日治—探索台北建城故事,演講的地點在大稻埕的王有記茶行,不像上歷史課那樣枯燥,詼諧的帶出一些清朝放任態度與日本殖民時代管理方法背後的意涵,相當有意思!
主講人是蘇碩斌老師,他的背景是社會學,以下是參照演講中發的投影片內容與老師口述大概的概述
城市的成形
台北城在清朝中期時都還沒成型,台北只是台灣府即台南的相對方位,泛指八掌溪以北,那時台灣是化外之地,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是凱達格蘭語獨木舟的意思,在大稻埕發跡前,北部的經濟中心是新莊。
艋舺是乾隆末年發展的市街,艋舺最初市街的形成是漢人與土著的買賣市集,多為蕃薯,又稱蕃薯市,台語的蕃薯翻成歡慈市街,現今的貴陽街。
有人群的地方,就會自產出組織型態,郊行出現。而『郊』指碼頭。
艋舺三大廟門:
1. 龍山寺:乾隆3年建,三邑人信仰中心
2. 新興宮:乾隆11年由各郊行建立,即媽祖廟
3. 清水巖:乾隆52年安溪人在直興街末端見起,並與既有街道串連
台灣原本只產蕃薯與少數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夠。後來有了瑠公圳等水利設施灌溉,收成有餘,還反銷回福建、浙江。
三邑人的同業工會
郊是台灣首次出現的商業同業組織,後來大稻埕的茶葉商業工會也沿用此名稱為茶郊。
艋舺主要分頂郊與下郊,頂郊是三邑(晉江、南安、惠安)人的勢力,往來福州與江浙的稱北郊,往來泉州交易稱泉郊,下郊是同安人的勢力,往來閩南廈門,也稱廈交。
碼頭使用權主要都是三邑頂郊人所掌控,引起下郊勢力的不滿,咸豐3年於艋舺發生大械鬥,俗稱頂下郊拼。
械鬥的發生與大稻埕的興起
台灣史上都有許多名為分類械鬥,這些分類其實有的都是先打起來再分,基隆中元普渡就是要普渡漳泉械鬥的亡魂。
而這個械鬥是三邑與同安三邑人械鬥,嚴格算起來也可以算同鄉,所以械鬥就是想打架,利益分不均,也沒有真正以原籍哪劃分,聽起來還挺荒謬的,反正有個爛理由就可以產生戰爭。
後來三邑人借安溪人之廟襲擊同安人居住的八甲庄(現老松國小東北側、貴陽街二段),同安人因人少不敵敗走大稻埕,因禍得福,後來大稻埕因為茶葉的發跡而成為重要茶葉外銷中心。
同治之前,台北的發展幾乎純由民間商業帶動,艋舺與大稻埕兩個市街都沒有官署進駐。最多只有道光年間「同知〈五品官〉歲半居此」,有半年都在諸羅〈嘉義〉
大稻埕洋商與國際貿易
1868年寶順洋行發掘台灣茶葉的外銷市場後,在艋舺設據遭拒,轉至大稻埕六館街設館。其他洋行跟進。
1860淡水因清朝簽訂北京條約開港, 1866英商 John Dodd寶順原本在艋舺看茶,不料艋舺排外,,轉至大稻埕六館街設館。John Dodd在買辦李春生協助下引進福建安溪茶種,並鼓勵農戶種植,貸款給農戶,並保證收購。收購至廈門烘製銷往澳門;二年後並請來福州、廈門師傅在大稻埕精製烏龍茶外銷。1869年Dodd的寶順洋行以兩艘風帆船載運2131擔首批烏龍茶由淡水銷往紐約,Formosa Tea大受歡迎,從此揚名海外。此後外商紛來設洋行外銷台茶往歐美市場。
大稻埕有五大洋行,同治11年1872:寶順Dodd、德記Tait、怡記Elles、永陸Brown及和記Boyd。
後來有更多華商進駐,由於洋人開窗,華商多為買辦,由於洋人需倚仗華人去廈門匯豐銀行買匯票等等,買著買著,就乾脆自己成為老闆。
洋商不敵華商
1872年至1895年極盛年間,洋行從五家增為六家,華商於1876年間有33家。至1895年增為131家。華商的十三家大茶行,無論在購買烘焙運輸,都與五家洋行不相上下。
著名的大稻埕富商李春生,就是是做寶順洋行買辦起家而致富。當時因為宗教、通商之間的摩擦時常引起糾紛,本身為基督徒的李春生每每在斡旋協調的過程中將事情圓滿解決,而獲得極高的聲望。除了促進茶葉貿易,當初劉銘傳在推動現代化建設時,亦曾給予不少協助。
日治的都市計畫形成三市街
但大稻埕這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地名,其存在時間不超過半個世紀。1920 年 11 月 1 日,日人實施臺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廢除臺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臺北市,隸於臺北州。雖然被裁廢,大稻埕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 她依然留在臺灣人代代相傳的口碑與記憶當中。
同治13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清廷治理台灣才轉趨積極,光緒元年1875年決設臺北府,今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宜蘭縣、基隆市
台北建城始末
1874年清朝設置臺北府,依照清朝律法規定:府需衛之以城,臺北於光緒八年建城。由於是律法規定,所以臺北徒有城的形式,卻無防禦功能。因此臺北府長時間設在新竹。
蓋城要花錢,清廷沒錢,於是敲詐當地士紳出錢蓋城,尤以板橋林家捐的錢最多,所以臺北城門有東西南北門外,還有一座最華麗通往板橋林家方向的小南門。而這座城門也多是林家出的錢。
城徒有形式。城內一片荒涼。因為城阻擋流動,在日治時期大部分被拆。
臺北城是台灣省首府,艋舺和大稻埕的二個舊市街在1895年時合約五萬人,光精製茶葉、挑茶梗的婦女就高達二三萬人,五萬人與台南人口數相當,在當時地方社會是國家看不見的。
而清朝時期,築城是地方的面子,士紳十四人擔任董事監工,經費由地方紳商捐輸。
就方位是依據風水而建,台北城本來是四四方方的,後來為了配合大屯山風水,劉璈改變城基方向,因此道路就變得斜斜的,而中國禁忌鬼魂穿越,城中道路不貫穿。也因此日治時期把城牆拆除,把道路打通。
當時的小南門的特殊意義,歇山重簷式非單簷,傳說是板橋林家獨捐。
清朝的管理方式
路線可因地方意見而改,挖隧道會挖到相差14英尺。這些清朝時期建的鐵路留下不多。台灣鐵路大部分是日本人建設的。
黃仁宇說:這個國家不能在數目字上管理,凡是都留有一點模糊的空間,後來日本人來了才高壓統計,利用數字管理。
紳商的社會統治力,清朝時期的地圖是概略塊狀魚鱗圖,功用只有分辨收稅賦的次序,為了怕上查稅賦,地圖與人口數也從來更動過。
清朝時統治地方社會的非官吏,是郊商及士紳。郊規不僅拘束郊商內部成員,效力也及於市街日常買賣,公所內還置有公秤、公砣、公斗、公量即為公覆。
隨著清末功名取得開放,商人士紳化漸多,紳商合流,甚至具有半司法的審判力,成為實質統治地方者。
日治時期的改革
進入日治時期後,臺北行政區劃分如下
1898年:弁務署制,城內由縣廳直轄,另設艋舺支署、大稻埕支。
1901年:街庄制,城內、、艋舺和大稻埕由臺北廳直轄
1909年:直轄區制,城內、艋舺、大稻埕區
1902年:市街庄制,廢除區級編制,艋舺區大稻埕區編制正式消失,由64町構成的臺北市第一次在歷史上出現
日本人真正做到數目字上的管理,清朝時期的地圖沒有比例尺,通常還有山水畫,自己畫的圖,自己的區塊就畫的特別大塊。官方也多是魚鱗圖。
日本人在1898~1904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地籍調查(實測)、三角測量(精準)、地形調查(全面),完全無所遁形,三角點測量畫出的圖就如衛星空照圖般精準,所以稅賦一毛也逃不了。許多測量出沒人認領的地,就歸國有。
紳商社會的退卻
日本接收台灣,倉促成立的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及諸多大官紛紛潛逃離台
美國領事館記者Davidson:「兵工廠被打開,附近街上都是搶劫者,衛兵棄守,火藥庫爆炸,亂民趁火打劫,商店各自設法取得槍械自衛」
一些人說是辜顯榮開城門迎接日本人進城,漢奸云云。看用什麼角度去看,當時臺北一片亂,清朝也沒有人可以控制局面,只得求助有兵可鎮亂的日軍,從貢寮一日之內就進臺北城。不過台灣抗日活動也一直持續著,日本人要真正管得動台灣,也是好幾年後。
舊的紳商沒落,很多內渡退隱,新式士紳出現,不少納編行政體系。例如吳昌才、李春生、蔡達欽、洪以南等人,至少有三十人被納入行政系統之內,戲稱御用紳士。
竹越與三郎1905台灣統治志
「米田、茶園、兒童抓魚的小河、豬犬奔跑的丘陵,一切都由精準的三角測量切割出來,然後畫成地圖。…如果要看數個村的合圖,也有同一形式畫製二萬分之一的堡圖,拿一枝鉛筆比算一下,就可直接畫出村落大小,可以說坐著就可在手掌中看到全台形勢。」
日治的臺北六大都市建設有黃大洲時期的七號公園、陳水扁時期的14、15號公園,這些號碼早在日治時期1905年都市計畫中的就是用這些號碼,設定了多少人居住的地方就需要有個公園。
第一次:1896年應急式臨時溝渠
第二次:1898年設置污水下水道
第三次:1900年臺北城內市區計畫
第四次:1901年臺北城外南方市區計畫
(以上稱為公共衛生期)
第五次:1905年臺北市區改正
第六次:1932年臺北市都市計畫
(以上稱都市計畫時期)
其他:1908拆除城牆、1918艋稻窪地填平
四座城門,後來在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日本學者尾崎秀真及其他學者的保留請求下,最後得到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四座城門避免了被拆除的命運。
日治臺北被建設為「看得見」
由公共衛生開始:對看不見憂慮,對不清潔的掃蕩,對明亮化的需求
展現在都市景觀上:道路取直,街廓Block出現,市地成為可以計算與可計畫的單位
1905年臺北市區計畫中的數字
人口預估:1929年臺北市區應容納29萬人
市地範圍:可控制的市區面積為547萬2457坪
納入老舊市區:艋舺和大稻埕納入市區範圍
新增市區:南門城外地區與東門城外和三板橋地區納入規劃
道路計畫:分七種寬度計畫,計畫修築22里,約86公里
城牆:原址修建隧林蔭散步道路(仿德國之三線路)
艋稻窪地填平:計畫設置船塢,預定配額合淡水河護岸工程
「知識」是「統治」的技術
1905年公布臺北市區計畫
1901年成立臺北市區計畫委員會
1904年完成艋舺和大稻埕市街調查。
1903 年臺北開始編制戶口調查簿
1905開始臨時戶口調查。
1905年臺北廳受土地調查資料,交都市計畫單位運用。
臨時土地調查局的土地台帳資料、地籍及地形圖。軍事部門、警察本署、殖產局、土木部門的調查繪圖
1905 年臺北公布「土地登記規則」(含建物登記)
地方配合國家科學
1909年:配合修建道路,大稻埕法主公宮拆除,完工遷回。(把民間信仰中心拆除,這在清朝應該是難以想像,只有日本殖民時期才有的首例)
1910年:配合市區改正,大稻埕慈勝宮遷建至隆記後街。
1905年:艋舺低地埋立計畫,量出面積112,906坪,住戶五千人,用土146,429立方坪。1917年完成土地重劃。(難以想像當時臺北三大市街中最早發跡的艋舺,佔著淡水出海口的地利,現在竟成了老舊社區。基隆也是,曾經是海運港口,如今無賴以生存的經濟命脈)
1908年:籌建博物館,原址光緒八年天后宮拆除。
這也是殊難想像,把民間信仰中心拆除。這博物館就是二二八公園內的台灣博物館,日本政府為了紀念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遂設計建造一座足以代表殖民成績的紀念館。1913年,強制拆除於臺北新公園中清代舊天后宮之後動工,館舍於1915年落成,捐給總督府作為博物館使用,成為當今臺灣少數且具代表性的日治時期仿西洋古典式建築。大廳兩側的壁龕原來分別立著當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二人的銅像,同時並採用兒玉與後藤兩家家徽的組合圖案作為一樓主樓梯柱基的雕刻裝飾,由此可見當時建館的目的。
到底這樣縝密的統治方法對人民是好還是壞?也許社會中應該有些政府魔掌無法掌控的彈性空間,對人民來說那才是有限度自由。
不然像白色恐怖那樣控制人民,也相當恐怖。
後來我們在王有記茶館的老闆帶我們介紹大稻埕茶業的製作過程及歷史,可以參照下面的文章
【王有記茶行】大稻埕百年茶香
http://ok.writers.idv.tw/2007/01/blog-post.html
總共有2個迴響
1908年:籌建博物館,原址光緒八年天后宮拆除。
其實這句話需要再補充,其實博物館館舍的所在地,並不是天后宮原本所在的位置。天后宮原本的位置與博物館同樣位於在公園這塊地裡頭。但是,實際上的位置卻是在比較南面的位置,不過,天后宮的拆除,確實是因為當初日本人以要建兒玉後藤記念館的名義給拆掉的。^^
謝謝
給予迴響